(相关资料图)
中工网讯 日前,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举办工匠学院联盟成立暨电工职业技能竞赛颁奖仪式,整合优质培训资源,锻造高素质职工队伍,激发产改新活力,促进产业发展。
近年来,海陵区积极打造新时代“海陵工匠”品牌,在全市率先成立海陵工匠学院及各企业分院,精心锻造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者大军。本次由泰州技师学院及罡阳集团、江苏飞船、海阳科技、乐金电子、康乾机械等5所工匠学院分院组成的海陵区工匠学院联盟,将以辅导培训、技术交流、实践实训为主要任务,充分发挥职业院校、企业实训平台等各自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优势,拓展渠道,整合资源,分类推动,合力打造思想引领大平台、锤炼技能主阵地、提升水平大舞台和工匠人才孵化器。
仪式现场播放了产改专题片《点燃产改“五把火”勇闯新路续新篇》和宣传短片《工会助学成就农家女成长成才梦》。2020年,海陵区总工会创新出台并全面实施《海陵产业工人赋能成长六条激励措施》。3年来,已向企业职工发放学历提升奖励、金蓝领奖补、创新成果等奖金120万元。今年上半年,又有近80名产业工人获得了大专、本科学历。
该区2023年电工职业技能培训竞赛获奖选手同时被表彰。本次比赛为期三周,采取“培训+竞赛”的形式进行,通过理论学习、实训操作、技能竞赛层层考核,全区生产一线的45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12名获奖人员。来自江苏飞船股份有限公司的薛德美和江苏欧倍力洗碗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的张永帅两名选手获得一等奖,分别获3000元奖励,被授予“海陵区五一创新能手”“海陵区技术能手”荣誉称号。身兼海阳分院培训导师的省劳模、海阳科技公司电工班班长宗宝宁说:“任何一项工作要想做得出色,都离不开工匠精神,都需要不断地和自己较劲。”
此次活动还发布了海陵区“未来工匠”培养储备计划,明确将面向辖区备案的院校学生和已成为工会会员的年轻产业工人,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组织职业技能培训、开展岗位练兵实训、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建立奖补激励机制、畅通职业发展渠道等途径,培养储备梯队。备案的院校学生毕业后,优先推荐到海陵工匠学院分院企业或产改试点单位工作。对参加工作社保缴纳满一年以上,且具有或相当于中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的人员,给予“四个一”奖补激励,即赠送一份补充医保、参加一次健康体检、拥有一个疗休养名额、实现一个微心愿。
海陵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副区长周银松表示,要优化“机制+赋能”,激发产改新活力,充分发挥“工匠学院联盟”作用,构建“政府+工会+学校+企业”四位一体的职业技能提升体系,帮助产业工人实现由“工”到“匠”的跃升;扎实推进“扬帆海陵”六条落地见效,力争两年内培养储备1000名懂技术会创新的“未来工匠”;坚持人才强区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每两年组织评选表彰一批职工创新创效优秀成果。
(江苏工人报记者 徐军霞 通讯员 祝璐璐)
来源:中工网
关键词: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