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朱成龙
7月27日晚8点,地面工程维修中心河口维修服务部接到河口采油厂采油管理一区飞雁滩油田紧急抢修指令。
刚刚忙碌了一天的管网维修一站副站长赵鹏和管网维修四站站长丁旭科顾不上休息,带领员工迅速赶往事发区域。
(资料图片)
到达现场后,员工们迅速放施工看板,布置“三标”现场。赵鹏与甲方人员进行现场交底。甲方负责人焦急地表示,这条故障管线是一条关乎60口井的主管线,需要尽快修复。
故障管线正好埋在公路下方,周围还有一圈Φ400mm的“护管”,无法确定故障点准确位置,由于管线内还存有残余气体,不能进行动火作业。
“时间不等人,我们分开干!”
丁旭科带领四站人员用管道切割器对“护管”冷切割,找到故障点位置,先进行带压补孔保证油井正常生产,也为接下来管网扫线做好准备。
赵鹏率领一站人员迅速展开预制工作,准备更换新管线。下料、组对、焊接,每道工序都一丝不苟、井井有条。退伍军人吕东瑞与时间赛跑,一人蹲伏在泥水中,为了能早点完成焊接,这一蹲就是几个小时。
不知不觉中,已是7月28日凌晨4点。丁旭科在挖掘机的配合下,经过数次切割后终于找到故障点,顺利补孔成功。与此同时,赵鹏也将流程预制到位。
早上6点,管网扫线完毕,开始碰头作业。
突然有人拍了拍正在坑里认真量尺寸的赵鹏。原来管网维修二站人员也赶来支援,还带来了热包子。“你们忙活一夜了,换我们来吧。”二站站长刘拥军说。
“先不吃了,60口井等着呢,干完再吃。”
早一分钟解决问题,就早一分钟投入生产。在三个站人员紧张、有序的接力配合下,仅用一个小时他们就完成了管线碰头作业,比预计时间提前两个小时。
看着顺利投产的流程,赵鹏这才拿起尚有余温的包子放心地吃了起来。
关键词: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