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玉字,独体字。
(资料图片)
玉字,起笔上短横。入笔斜蹲,翻腕右行。收笔微挑右下蹲笔。蹲而划内回带写下横。下横与上横运笔相同,不再重述。
中横后写中竖。中竖上横划内入笔,入笔斜蹲,翻腕压腕下行。此竖虽短,挺拔为要,压腕而行,可得其效。
竖后写提。入笔斜蹲,然后翻腕右上提笔。此提左展右缺,以点补之,维系平衡。点为侧点,蹲而下提可也。
一个玉字,字虽简单。然则结体均衡,血肉均称。虽无婷婷玉立之姿,却具敦厚温良之态。无哗众之表,有质朴之质。斯乃真玉也。
二、泰字,春字头中宽结构。
春字头之三横,各有不同。一是长短不同。而是起笔不同。上横入笔转腕,不顿笔。中横入笔稍稍顿,翻腕右行。下横入笔顿笔,顿笔比中横稍重,然后翻腕右行。三横之走势,收笔相同。三横渐次增长。由上及下成梯行排列。临写时当注意三横之排列。
横后写长撇。长撇入笔斜蹲,然后翻腕,转腕左下送出。写此撇要注意笔的走势。上部稍竖一些,下部曲度稍大一些。此撇之势,全在手腕之转动的边划。上部转动幅度较小,下部转动幅度稍大。上缓下急。得此要领,便得此划之机枢也。
捺之起笔于下横之上,入笔后右侧腕压腕下行笔。边行边压笔,渐次加力,渐行渐重。最后蹲而平收。
泰下之水,先写竖勾,入笔斜顿,然后翻腕压腕下行。勾为弹勾,先左下顿笔,然后提笔折回,最后跪笔弹锋可也。
左右四点,左上为侧点,点而虚笔左下带出,写下点,下点为提点,蹲而翻腕微提。右之两点,上点与左上点相同,下点为侧点而稍重。蹲而下提收结字。
泰字,三横取斜势,斜以取势,不变之机。一撇一捺,左展右拓,形成中宽之势,舒展大度,方见凛凛之雄风。下水四点布均匀,中竖勾劲拔有力,自有擎天之势。整个泰字,舒展雄壮,以稳见长,极具山安之气势。
三、何字,左一右二结构。
左面单人旁,起笔上撇,入笔平蹲,然后翻腕转腕左下送出。
撇出锋后虚笔左上挑起,空中转腕,由上而下顺势起笔写竖。竖入笔侧蹲,蹲而翻腕压腕下行。收笔时稍顿笔,而后划内回带。
竖带起后借势写上长横。长横入笔稍顿,顿而又侧腕右行笔。此横略带上弓,右侧腕运笔之必然也。收笔先微上挑,然后右下蹲笔。此横斜中含曲,曲中还直,曲之之见,全在运腕。
横后写口,左短竖入笔稍顿,翻腕下下,横折入笔稍顿,翻腕右上推笔,然后微挑,再右下蹲,蹲而翻腕压腕下行。最后一横则入左托右。此是通则。
最后是竖勾。竖勾入笔写蹲,蹲而翻腕压腕下行。此勾为送勾,先稍左下顿笔,然后转腕左上送出。这和立刀的竖勾是不同的。立刀的竖勾是弹勾,而此勾则是送勾。临写时要加以区别。
何字行笔自然,落落大方,右边可部,长横舒展,竖勾坚强。整体观之,结体紧密,错落有致。疏处可走马,密处不透风。虽简单一字,处理机巧。
四、石字,独体字。厂字头。
起笔中长横。这是标准的中长横的写法。入笔顿笔,顿而翻腕右上行笔,收笔先微上挑,然后再右下蹲笔。
横后写撇。入笔写顿,然后翻腕左下送笔。收笔前稍按笔,收出螳螂肚。撇要尽量左展,要写的舒展大度。
撇出锋后虚笔挑起,空中转腕,结势写口之左竖。口之左竖入笔斜顿,然后翻腕压腕下行。临写时注意收笔的角度,不可过大,也不可过小。要把握一个合适的度。
最后写下横。下横竖划内起笔,托住右竖。这就是所谓的入左托右。
整个石字,笔力劲健,血肉均婷。字形舒展大度。构字稳健托贴。有石之质感,有山之安定。妙哉!
五、家字,天覆地结构。
起笔竖点,入笔平蹲,然后翻腕提笔下行。此也为钉头点。竖点后写左点。
左点,左侧点也。入笔后左侧腕下蹲笔,蹲而翻腕划内回带。写横勾。
横后稍顿入笔,翻腕右行。此横以直见长。这也是欧阳询宝盖头和秃宝盖头横勾的特征笔法。就是横要直。勾则先微上挑,然后右下蹲笔,蹲而翻腕左带。
勾带下后写下短横,此为短横,入笔稍顿,然后翻腕右上行笔,收笔时微上挑,然后右下蹲笔。横后写上短撇。
上短撇入笔蹲笔,蹲而翻腕,然后转腕左下送出,送出后空中翻腕,顺势起笔写犬勾。
此一犬勾,实乃家之主笔,书之成败,皆系与此勾。露锋动势横入笔,入笔后转腕压腕行笔,最后转腕写送勾。其运笔要领我们可以归纳为两转一压。即,入笔转腕,中间压腕,写勾转腕。
下撇出锋后,虚笔上挑,空中转腕,空中大回环,写右边啄划。啄划入笔侧蹲,然后翻腕急速左下带出。
啄出锋后,笔空中回旋,结势入笔写捺。捺重犬勾划内入笔,入笔后右侧腕,压腕右下行笔。行笔中边行边按笔,最后蹲笔,蹲而平收结字。
此一家字,稳固、舒展、周正。周正在于书写不离中轴线,中轴两侧均衡分布。舒展在于运力均衡,上下左展右拓。稳固表现在收笔沉稳,下部左展右拓,但右保持平衡。此字把握中轴是第一要务,其次就是分不要均衡。曲中见直,斜中含正,此乃本字之真谛也。
六、因字,国字框结构。
对于框式结构来讲,首要的是写好框。框写好了,字也就基本成功了。如果框写不好,这个字肯定是有问题的。所以,今晚这个因字,重点就是练习这个框的写法。
先看左竖。常规运笔,入笔斜顿,然后翻腕压腕下行,收笔稍顿,然后划内回挑。
横折竖。横从竖划内入笔,入笔稍顿,而后翻腕稍右侧腕运笔。所以横的部分微微带点上弓。折则微上挑,然后右下蹲,蹲而翻腕,压腕下行。逢竖压腕,这是不变的运笔方法。要想竖划写的挺拔,非压腕不可。入不压腕,一则竖划绵软乏力,而则可能产生扭曲。解决上述两个问题,除压腕运笔,别无他法。
竖虚笔上挑。写中间之工。因内本为大字,然则前人书写多写为工字。羲之形书也多见写为工字。古之别体,知之可也。
工字上短横,露锋入笔,入笔转腕右上推笔,一推即止。然后写短竖。最后写下短横。下短横和上短横不同在于入笔。下横入笔稍顿,而上横入笔转腕。此之二横之不同也。
最后写国字框之下横。下横入左入右。运笔为横的常规运笔。就不再重述了。
因字之框,结体稳定,布局方正。笔划挺拔有力,筋丰骨健。内之工字,占比较小,故而显的通透。整个字峻岫疏朗,耐审耐看。劲健得于其腕,峻岫得于结体。得此二者,何惧字不追二王乎?
七、加字,左右双分,左高右低结构。
左边的力,起笔横折竖弯勾。入笔蹲笔,蹲而翻腕右上行笔。折则先上挑,然后右下蹲。蹲而翻腕,转腕左下行笔。勾为弹勾,先左下蹲笔,然后提笔折回,最后跪而弹锋。
勾出锋后,虚笔上左上挑,空中转腕,顺势起笔写撇。撇入笔斜蹲,蹲而翻腕,而后转腕左下送出。
右边的口字,左横入笔斜顿,然后翻腕压腕右下行笔。收笔划内虚挑,借上挑之势写横折。
横折入笔稍顿,然后翻腕右上行笔,折则先微上挑,崽儿右下蹲。而后翻腕,压腕左下行笔。
最后写下横,下横入左托右。此来横多次讲过,不再重述。
加字结体简洁,高矮相称。笔划柔中带刚,筋骨具佳。行笔腕力尽发,曲如强弓,直似立柱。可谓精气神俱佳矣。
八、拒字,左一右二,左高右低结构。
左边提手旁,起笔短横。这个短横和一半的短横不同。通常情况下,短横均是左轻右重。而此一短横反其道而行之,是左中右轻。入笔写顿,然后翻腕右上行,收笔稍顿。
竖勾,弹勾也。入笔平蹲,然后翻腕,压腕下行。写竖要一压到底,这是竖的运笔要领。所谓竖不压腕划不挺是也。勾的运笔要领是先左下顿笔,然后提笔折回,再跪笔弹锋。
勾出锋后虚笔左上挑笔,借左上挑之势写提划。提划入笔顿笔,顿而翻腕右山提出。提笔要快,行笔切勿迟疑。
右面巨的写法。起笔长竖,入笔斜顿,然后翻腕压腕下行。运笔要领前面说过,不再重复。此竖为垂露竖,收笔是先稍左下顿笔,然后虚笔左山挑笔可也。
竖后写上短横,长规短横。轻顿入笔,右侧腕行笔,收笔先微上挑,然后右下蹲笔。横后写横折。
横折入笔稍顿,然后翻腕右行,折时先微上挑,然后右下蹲笔,蹲而翻腕压腕下带即可。然后写下横。下横为中横,入笔稍顿,然后翻腕右行。收笔与短横相同,不再赘述。
下点为右侧点,蹲而下提收即可。最后长横,入笔稍顿,然后翻腕右行,收笔与短横相同,不叙。
整个拒字,笔力强劲,运笔干练。竖如擎天柱,横似过山云。坚决,果断。峻峭,舒展。如将军临阵决断,似文士绝意断袍。千古以拒,壮哉!
九、庶 广字框结构。
框式结构,关键是框。广字框亦然,关键是写好广字框。
上点,右侧点也。露锋入笔,入笔右下蹲笔,蹲而下提收笔。凡右侧点,皆仿此运笔即可。此乃右侧点运笔不二法门也。
点后写上横,此横乃中长横也。入笔斜顿,然后翻腕右上行笔,收笔微上挑,然后右下蹲收笔。
撇划,露锋动势入笔,入笔即开始转腕,行笔中稍稍按笔,然后转腕送出。此撇和我们过去讲过的撇有所不同。不同之处就在于入笔不同。过去讲过的撇都是入笔顿或蹲笔,而此撇却是露锋动势入笔。既不蹲笔,也不顿笔,在运动中入笔。在欧体中,此类撇是较为稍见的。此一足见欧亦多求其变,而不是机械死板的书写。
框内两横两竖,运笔较为熟悉,我就不细说了。临写时注意下长横,此类横一般为左蹙右展。与上横形成一个如同左面的斜面。如若不然,则字的右部将出现缺陷。少了均衡感。字也显的干瘪,拘促。
下面的四点。左点为左侧点,中间两点为竖点,右点为右侧点。左右两点稍大一点,中间两点稍小一点。字之底之四点,皆如此点法。
这个庶字,整体观之,舒展大度,长撇配长横,达到了巧妙的平衡。规整中带几分飘逸,雄壮中又不乏峻岫。匠心独运,笔力雄厚。
关键词:
热门推荐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