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聚焦 > 详情
大有来头!洛阳古墓博物馆推出新型文创印章-世界速读
2023-06-19 18:14:46    掌上洛阳客户端

随着“盖章热”持续升温,洛阳古墓博物馆近日推出两套新型文创印章,游客在该博物馆购买配套印章明信片后,即可通过自助印章机“盖章打卡”。两套印章共有18枚,原型全部来自该博物馆馆藏的壁画、砖雕等文物,每一枚都堪称“大有来头”。记者带您认识其中几枚——

●天马图

这是出自洛阳西汉画像空心砖上的图案纹饰。洛阳古墓博物馆馆长周海涛介绍,马是洛阳空心砖上出现频率最高的一种画像,样式很多,可分为写实型的骏马和艺术加工型的天马。骏马是以现实生活中的马为描摹对象,体形健壮,比例准确;天马是以真马为原型,又加入乌孙马、大宛马的神奇传闻而创造出的神马,其造型壮硕浑实、飘逸俊秀,马身上通常有翼形、螺旋形、云形和星形的花纹。西汉时期,马画像尤其是天马画像,是祥瑞的象征。


(资料图片)

●胡人牵驼图

这枚印章的原型出自唐代安国相王孺人唐氏墓的壁画,堪称洛阳古墓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安国相王即李旦,是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儿子,也就是后来的唐睿宗。孺人,是唐代对皇室宗王之妾的称谓。据考证,唐代安国相王孺人唐氏,墓葬的年代是唐中宗神龙二年(公元706年)。

你看,壁画中牵驼人为高鼻梁、深眼窝的胡人,络腮胡须,面目清晰,骆驼被施以金黄色,四肢强劲,骆驼背上的丝卷,正是沿着丝绸之路经商贸易的真实写照。周海涛介绍,胡人与骆驼的固定组合在唐代墓葬中十分常见,多以唐三彩出现,以墓室壁画的形式出现,这是洛阳发现的唯一一例,生动展现了杜甫诗中的“东来豪驼满旧都”“胡儿制骆驼”的具体形象。

●盆栽牡丹

以图案来传达信息与愿望,在文字出现以前已经开始。装饰在墓中的图案,寄寓着人们求吉驱凶、沟通人神的美好祈愿,具有安慰死者、祈福生者的双重目的。例如,这件出土于新安县墓葬中的盆栽牡丹砖雕。

牡丹由于花朵硕大、颜色鲜艳而被视为繁荣富贵的象征,洛阳是牡丹的早期栽培地之一。史料记载,洛阳牡丹的人工栽培始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北宋。鼎盛时期,牡丹在皇家御园、士大夫园林甚至百姓庭院都随处可见,是人人喜爱的吉祥富贵的代表,其在洛阳地区的墓葬中大量出现充分说明人们对牡丹的喜爱。

●婴戏图

这枚印章的原型出自洛阳史家屯金代墓葬。婴戏图是唐宋时期非常流行的具有吉祥寓意的绘画装饰题材,通常以童子手持牡丹、莲花或缠枝花卉等形式出现。

完整的砖雕原型是一幅花枝童子图,印章选取了其中一个画面。小娃娃们或在花丛中嬉戏,或攀附在花枝上,或手拿花枝,花枝的种类以牡丹、莲花居多。周海涛介绍,这是源于佛教中的化生图,化生是佛教中关于出生的一种玄奥的说法,就是在进入佛国世界前要从莲花中生出来。宋金时期人们用花枝童子图表达祈求人丁兴旺的寓意,寄托了人们对子孙满堂、家道兴盛的美好愿望。

●狮子衔牡丹

这枚印章的原型砖雕出自关林附近的北宋墓葬。在古墓葬装饰图案中,除了吉祥植物,还有不少祥禽瑞兽,如狮子。狮子在西汉时从西域传入中原,为百兽之王,也是佛教中的护法灵兽。在宋金墓葬中出现的狮子,多有辟邪驱恶之意,是用来“保卫”墓主人的,与牡丹搭配,则突出富贵平安之意。

●持骨朵门吏

这枚印章的原型出自宜阳县仁厚村北宋墓藏中的壁画。周海涛介绍,这幅壁画高1.35米、宽0.59米,绘于宜阳县韩城镇一座宋代壁画墓墓门的东侧。门吏头戴黑色直脚幞头(包裹头部的纱罗软巾),身着圆领红色袍服,看上去栩栩如生。

骨朵本名胍肫(guā zhūn),被讹为骨朵,是一种用铁或硬木制成的古代兵器,类似长柄锤,一端为长柄,其前端安装上石质或金属的头,形状有圆形、长形、蒜头形、瓜形等多种,是一种复合器具。这种兵器凭借重力锤击敌人。因其技法能硬砸、硬架,故有“锤,棍将不可力敌”之说。这幅壁画是了解宋代门吏制度和研究兵器发展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智慧 通讯员 段跃辉)(图片由洛阳古墓博物馆提供)

关键词:

上一篇:全球焦点!圆通粤西区域总部暨智慧供应链科创园项目正式签约
下一篇:最后一页

最新资讯